【明報專訊】2025年文憑試中文卷一白話文第一篇〈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〉,談及閱讀文學的意義,
【明報專訊】愈值得反覆閱讀的小說,就算不等於愈好的作品,也起碼是好玩的小說,這篇〈收藏家〉真是當中表表者。這篇小說的翻譯本大概只有七頁,如果隨便翻翻,它會是一篇取材瑣碎、主線不明的小說,可是如果我們用
【明報專訊】2025年DSE告一段落,不少受訪教師都認為「中文科及格易高分難」。然則,題目難點何在?如何取得高分?對於2026年DSE考生來說,有何啟示?及早裝備,成功在我手。以下是今年卷二寫作考題分
【明報專訊】上期(4月1日刊)輯錄周耀輝〈涼‧暖‧耳朵裡的交響樂〉選段,聚焦「觸碰」一詞,學習如何與「情感」連結。仿作〈記憶中的觸碰〉一題,部分同學雖能回憶往事,陳述「觸碰」的動作,卻未能深入刻劃所引
【明報專訊】■文章1:AI生成
【明報專訊】2025年中文卷一甲部考核指定的文言篇章,被視為熱門的〈出師表〉及《青玉案‧元夕》,幾乎不見身影。
【明報專訊】2025DSE中文科卷一甲部,出題彈性多,幸好形式愈來愈簡約,致勝關鍵在乎溫習是否通透,且看蒲葦如何分析此卷。
【明報專訊】卷一乙部是整科考試最具挑戰、最需要心力的部分。首先是要與時間競賽,與原文反覆斟酌的時間比黃金還珍貴,更不好說現時金價高企了。筆者試做了這部分,沒有漏空任何題目,做完了,很累,但對於能有多少
【明報專訊】每日滑手機、看電視,可有想過新聞也是寫作素材?只要用心思考,可抓住要點,深刻解讀,積累具體的素材,他日運用到考場作文之中。
【明報專訊】人類共同生活在各種以制度和系統組建的社會,但基於欲望與道德、理性與情感的角力、價值觀差異與利益爭奪等因素,在溝通無效下,衝突便會發生。